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190|回復: 3
收起左側

[綜合討論] 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 - 李恆鉞教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8-12-2012 23:46: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0八年四月         

李教授離我們而去﹐轉眼已有十年了。我知道自己有一天會寫李教授﹐但在潛意識中似乎一直希望這一天晚一點來。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尚不夠資格。但我知道教授在佛法現代化上很重要﹐在思想上更是近代中國佛教中極重要的人物。日前在佛青慧訊的編輯會議上﹐會長林建勛兄以為寫李教授的時間已到。他說此時不寫﹐更待何時﹖於是我就回答我雖沒有資格對李教授的學說下定論﹐但我可以就我所知做一個探討。也許可以給來者作為參考。

佛青會的創始人就是李恆鉞教授。要是沒有李恆鉞教授﹐根本就不會有世界佛教青年會。佛青會草創之初﹐估計我尚未來到美國﹐故沒有親眼目睹佛青會最原始的這一段。只知道有一位居士名叫何國樑﹐是李教授最早的佛法護持者。還有一位居士﹐好像叫吳季漢。這兩位居士我皆不大熟悉。到我參加佛青會的時候﹐佛青會已搬到紐約市森林小丘的一位居士家﹐居士的名字叫趙守仁﹐他的夫人是張欣雲。趙守仁原來是密宗白教的護法﹐後來有緣認識了李恆鉞教授。深談之下﹐趙守仁覺今是而昨非﹐認為李恆鉞教授才是今世的開悟者﹐也就是佛教所謂的正法眼藏。當時佛青會還有一位定功了得的居士﹐就是鄒戎。他和趙守仁皆信服李恆鉞教授﹐於是就在趙守仁家開始每周一次的講座及討論會。由李教授主講﹐趙守仁帶領討論。一時吸引了不少紐約地區對佛法有興趣的華人青年。這就是世界佛教青年會的前身。趙守仁當時為了吸引初機﹐還慈悲地特別透過管道在世界週刊上開闢了一個專欄﹐叫電腦算命﹐用趙干銘作筆名。他本人雖然學過算命﹐但他寫專欄的目的卻不在算命﹐而是要宣揚李恆鉞教授的佛法。趙守仁本人為了做這件事﹐下了極大的功夫﹐也花了很多時間。可以說世界佛教青年會早期的成長﹐在法上是依據李教授的理念﹐但在組織上﹐是趙守仁夫婦精心經營與策劃的。我個人認為作為佛青會的會員﹐我要感謝趙守仁和張欣雲很多。要不是他們的發心與奉獻﹐佛青會不會有後來的種種。這就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李恆鉞教授的思想與人格﹐在我個人的評價中﹐是百分之百合乎我理想中的佛教現代化要求的。在個人的私交上﹐我和他沒有和沈家楨居士那麼親近﹐但在思想上﹐李教授對佛法現代化的理念要和我親近得多。甚至可以說他在不少地方﹐皆比我還要前衛。沈老基本上仍是傳統佛教中人﹐在法上不會和傳統有太大的衝突。而李恆鉞教授的思想﹐也許就是太現代化了﹐在修行方法上和傳統佛教有些分歧。他自認是在法上得益自印順法師﹐但印順法師的傳法者並不完全認同他的教說。我想借這篇文章﹐來探討一下李教授的思想到底符合不符合佛法的教說。同時也嘗試分析一下李教授的思想在人間佛教與佛法現代化中的位置。我想這樣做才是對李教授最好的紀念。可惜的是教授已不在場﹐不能對我的分析給予評說。我只能儘量秉持法的人格﹐對李教授的思想做公正的介紹與分析。至於評說的有無道理﹐尚待大家的討論與回饋。

我想李教授的思想最具爭議性的地方﹐應是他的修行方法論﹐也就是他所謂『最佳學習區間』的理論。李教授認為開悟是修行的必經之路﹐而到達開悟的方法﹐有一條捷徑可循﹐也就是快速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透過最佳學習區間。李教授的這一種看法﹐固然是他個人的創見﹐但他的提出是有傳統佛教中的憑據的﹐絕非他的憑空杜撰。而且這個看法也非閉門造車﹐而是有他個人的實踐過程。

李教授以為人如果修定修得太深﹐則是定則定矣﹐樂亦樂矣﹐但和開悟沒有直接的必然關係。人要開悟﹐主要靠的是八正道中的正見﹐定只是輔助。若沒有八正道中的正見﹐無論你定修得再深﹐哪怕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仍是枉然﹐和開悟兩不相關。而要使定和正見相關﹐定就不能太深﹐否則人只能在定中享受禪定的快樂。但再快樂也不是開悟的正因。李教授本人對禪定是有個人深刻體驗的﹐所以他才能在當年折服鄒戎和趙守仁﹐因為鄒戎和趙守仁都是有禪定體驗的人。鄒戎曾有彈指間打坐已天明的體驗﹐趙守仁更是嫻熟於各種密宗的禪定方法。這兩人當初抱較量的心理去向李教授討教﹐但沒想到一切的禪定體驗均不在李教授的眼裡﹐而且二人的禪定體驗均超過不了李教授。由此可見李教授本人是在禪定上下過功夫的人﹐而且有過深定的體驗。他是確實走過這一條路﹐而體驗到這條路『不通羅馬』的人。所以李教授提出了一個心之狀態﹐叫作『未到地定』﹐也就是介于散亂和初禪間的狀態。他認為這個心之狀態是人最容易學習的區間﹐故他稱之為最佳學習區間。修行人只要好好掌握這個『心的區間』﹐在這個時候不斷把平時學過的『正見』提出來『反復觀照』﹐人就容易取得突破而開悟。

李教授基本上並沒有自創了一套佛法﹐他講的內容並沒有離開八正道及緣起性空的範圍。所不同的就是這個修行方法論。他把這一套最佳學習區間的理論系統化﹐用種種例子來論證最佳學習區間的合理性及合法性。他甚至進一步地把近代心理學潛意識的理論﹐也運用到最佳學習區間的架構上。他進一步地創造了一個詞﹐叫『輸入潛意識』。就是借不斷地反復觀照『緣起性空』而把正見『輸入』到人的精神深處﹐讓緣起正見在人的生命深處作用。

在這一點上﹐我以為李教授是嘗試把末期大乘的唯識學理論也現代化了。唯識學主張人所有的所做﹐無論是善是惡﹐均會儲存在阿賴耶識(即藏識或第八識) ﹐將來均要現行。任何善惡的種子均在阿賴耶識中﹐不會失去。李教授認為開悟也一樣。人只要種下『開悟的種子』﹐那這個種子就會終究得開悟的果。所以李教授最後的理論是人要親近善知識﹐因為親近善知識才能有正見﹐也就是對事物及佛法有正確的認識。而這個正確的認識﹐指的是緣起性空。人如果沒有對緣起性空了解而有正確的認識﹐所謂修行﹐只能是盲修瞎練。故李教授從不反對人去研究佛理﹐或去向一切的善知識請教佛法。他認為研究佛法最好是讀印公長老的書﹐因為印公長老的書講的都是緣起正見﹐決不會有偏差。但李教授以為人有了正見仍不夠﹐仍不見得就能開悟﹐因為正見仍只是見﹐是腦袋裡的東西﹐尚不是悟。李教授以為悟是生命的整體﹐而不只是腦袋裡的東西。人要能把腦袋裡的東西融入生命﹐才能叫『起用』。而如何才能把腦袋裡的東西融入生命的整體呢﹖他以為就是要在『未到地定』時不斷地輸入正見﹐造開悟因。等到開悟因造多了造夠了﹐人自然就開悟了。因為這個理論架構的原故﹐我不認為李教授的主要佛法思想是中觀﹐雖然他也很喜歡講中觀的東西。我以為李教授的主要佛法思想是後期大乘的唯識學﹐他的整個修行方法論則是唯識學的現代化實踐。

李教授在他的時代中﹐幾乎是唯一一位在諸大德中不忌諱講開悟的人。他個人從不自我標榜﹐也從不宣稱自己是開悟的人。他見到法師就禮拜﹐而且是無論法師的戒臘僧齡。故你無法說他有一點點的貢高我慢。但你若要跟他學佛法﹐他的主題就是教你如何開悟﹐並把開悟視為學佛法的第一要務。教授的這一種道風﹐在淨土盛行的近代中國佛教中﹐真可以說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也的精神﹗他可以說是在嘗試把印公的人間佛教思想﹐進一步地在修行上走向現代化的實踐。常常有人批評印公的人間佛教思想太偏重思想理論﹐李教授可以說就是在嘗試做這方面的努力以補不足。這一種苦心﹐我以為護持佛法或印公思想的後學﹐至少應該看到。我個人以為教授是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也是人間佛教的開創者之一。開創者因為要探討新的領域﹐故往往會有一些『嘗試錯誤』。但開創的價值是無法為任何東西所取代的。我過去反復地批評﹐認為近代中國佛教最缺乏的就是創造力﹐並指出缺乏創造力的文化最終必將是死路一條。李教授是近代中國佛教中少數中的少數﹐勇于創造﹐並勇于用現代化的語言詮釋他所熱愛的古老文化。作為一個文化人﹐我對李恆鉞教授有十二萬分的尊敬。我以為人間佛教的開創與發展﹐正需要如李教授的這種精神和勇氣。

但是直到今天﹐我仍不敢說李教授犯了任何錯誤﹐因為我的修行沒有超過李教授﹐許多教授看得到的東西﹐我不見得看得到。我能做的﹐只是嘗試在知見上以我有限的所知﹐對教授的修行方法論做一個探討。

對於李教授『最佳學習區間』的理論架構﹐基本上我以為是合乎原始佛說的。『未到地定』一詞也不是李教授的自創﹐而是出自佛教的禪定典籍。如果有什麼是李教授的自創﹐那就是他直接指出『未到地定』就是最佳學習區間。

在佛教中有許多關於禪定的典籍。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理論﹐就是禪定必須遠離昏沉及掉舉兩種心之狀態。昏沉是一種心的沉寂或睡眠狀態﹐當然不是禪定。而掉舉則是心的太過活躍﹐也不是禪定。當人能遠離此『兩邊』(即兩種極端)﹐才能逐漸進入禪定。這些是佛教共同的禪定理論﹐它同時也是通外道的。

但人一旦進入禪定﹐是不是就能通達緣起性空而開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這一點也在佛在世時得到佛陀的證明。禪定是通往解脫的必要條件﹐但光有禪定是絕對不夠的﹐仍需要有正見。李教授探討的要點不是禪定能不能達到解脫﹐也不是解脫需不需要有正見。而是有了正見也有了禪定﹐大家為何仍不能達到﹐甚至許多人連開悟也尚未達到﹖李教授所欲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他認為佛教不能永遠只是要人老實念佛﹐或永遠只是要求人停留在『縛地凡夫』的位置。他以為修行人要求開悟甚至解脫﹐都是很正常的要求。若要人永遠都滿足于煩惱充斥的『縛地凡夫』的位置﹐才是不正常。於是他就嘗試把開悟科學化﹐甚至量化﹐公式化。他的用心是很慈悲的﹐因為他總是遇到許多苦惱於無法開悟的人。於是他替這些人找到了一個公式﹐就是他所發現並提出的現代化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運用『未到地定』的最佳學習區間﹐不斷地觀照正見並輸入潛意識﹐不斷地造開悟因。當開悟因被造到某一個程度﹐李教授以為人不悟也難。這就是他整體修行方法論的架構。

若要以我對原始佛教的了解來看﹐李教授的修行方法論的架構﹐的確是和原始佛說略有不同的。原始佛說的修行三慧學﹐是聞﹐思和修。聞是聽聞佛法﹐也就是求正見﹐這和李教授講的是一樣的。思是把聽聞到的正見反復思維﹐這和李教授講的在未到地定輸入潛意識﹐基本上也是相同的。未到地定並沒有錯﹐因為當人作思維的時候的確不能入深定﹐心也不能太散亂。李教授等於是提出修行人要讓自己的心在適當的狀態下作思維﹐這並沒有不符合原始佛說的精神。我以為若有不同於原始佛說的地方﹐應該是在『輸入』二字。而且李教授沒有探討到聞思修的『修』。

原始佛三慧學聞思修的『修』﹐應是修覺觀﹐也就是修四念處。古來也有大德翻成『照見』。它的直譯是如實觀﹐也就是看事情的本來面貌。它是觀﹐是看﹐而不是把任何的東西『輸入』。原始佛說的悟是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同時也看到自己的執。因為清楚明白地看到﹐進而自然地不再執﹐於是就離執﹐解脫。李教授『輸入潛意識』的理論架構﹐是建立在大乘後期第八識的理論之上﹐認為一切所做皆會儲存在一個『藏識』之中﹐故而有入﹐有出﹐也就是有造作﹐有現行。所以我認為李教授的理論是脫胎於唯識學。但他的修行理論架構不是原始佛說三慧學的全部﹐不包含覺觀。如果一定要用他的理論套在原始佛說的框架上﹐那就會覺得他講得不夠全面。但也不能說李教授講的把正見輸入潛意識﹐完全不符合原始佛說。我以為李教授講的﹐神似原始佛說八正道中的正思維。李教授要人時時把學到的正見在神志清明的狀態下拿出來反復思維﹐這那裡有不對﹖佛說八正道中的正思維﹐就是要學者把平時學過的正法拿出來復習並思維。人在反復思維下﹐就能對法有更深入的認識。這也相當於孔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但李教授沒有探討到八正道中的正念﹐也就是佛所說的四念處﹐也就是聞思修的修。佛所說的四念處﹐並不只是李教授沒有探討到﹐而是整體中國的傳統佛教都沒有探討到。佛所說的四念處因為很微妙的原因﹐不止是在中國失傳了﹐就連在自封是原始佛教正統的南傳佛教系統中﹐都曾經失傳了上千年。今天南傳佛教系統中的四念處修行方法﹐是得力於近代一位緬甸的高僧烏巴金。是他在四念處失傳了近二千年後﹐重新又拾回了這一個法門。今天我們所看到教四念處或覺觀的團體﹐皆直接或間接源于高僧烏巴金。我和李元松之所以會見到四念處﹐也都是間接受惠﹐因為我們都深讀了一本書﹐也就是一位斯里蘭卡的學者羅侯羅所寫的『佛陀的啟示』。李元松讀的是顧法嚴翻譯的中譯本﹐而我讀的是英文原本。但這位斯里蘭卡的學者也是受到高僧烏巴金的影響。由此可見四念處並不只是李教授不明瞭﹐而是過去整個中國根本沒有人明瞭。如有人知道﹐也只是知道四念處的名相或傳統大乘佛教的詮釋﹐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但事實上這些了解﹐和真正的四念處是差得很遠的。當然我對近代中國佛教的了解也許不夠全面﹐也許有人真了解四念處﹐只是我不知道罷了。但作為佛弟子﹐我必須說我了解到的真話。我的了解的確是整體中國佛教過去都不了解四念處﹐不了解這一個原始佛說的修行方法。我希望大家不要誤以為作為李教授的學生﹐我是在他死後對他攻擊。我並不覺得學生不能批評老師﹐但對李教授我不覺得自己夠資格批評﹐因為我不覺得自己在修行上超過他。在德行上﹐我更是差得太遠。如果我有一點點超過李教授的地方﹐那就是我有緣深讀了一本書﹐故在見解上多知道了一點。但到底是誰對﹐我也並未在心裡劃上了句號。但我敢肯定教授若知道在他走後十年﹐我仍在探討他的修行理論﹐就算我的看法和他有不一樣﹐他也一定是很高興的。我認為說真話才是最佳的紀念。在這一點上﹐教授和我應是相同的。

過去佛青會有一位同修﹐名字姑且不提﹐就是典型的一個例子。初期他以為李教授是真正開悟的人﹐故對李教授很崇拜尊敬。但後來聽了其他人對教授的批評﹐就認為李教授講的其實不是印順導師的真正教說。我也聽過其他人在這一點上批評教授﹐以為教授是打印順導師的招牌﹐但不講印順導師的內容。對這一些現象﹐我希望提出一些看法給大家作為參考。因為這牽涉到世界佛教青年會未來的發展。

李教授早年在台灣曾經親近過印順導師﹐並在印順導師處受到很大的法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李教授因為尊敬印順導師﹐故屢屢在演講時提到印順導師的法號﹐但這當然並不代表李教授所有的教說均和印順導師相同。他只是仰慕甚至私淑印順法師。我曾經說過李教授是個很有創造力的人﹐也極認同佛法的現代化﹐故他所提出的『未到地定』是最佳學習區間及『輸入潛意識』等理論﹐印順導師很可能根本全然不知﹐若是知道也有可能並不完全認同。這都是有可能的。我個人並未曾聽李教授講過他曾把他這一套修行理論向印順法師提出過。他也從未宣稱印順法師同意他的這一套修行理論體系。

但在基本佛法的內容上﹐我以為李教授講的佛法並沒有離開了佛教的基本立場。他本人也認同大乘佛教的主張﹐欣慕菩薩道﹐並尤其心儀禪宗。他主要的教說重點就是要人不要太執﹐並且主張不要把佛法搞得太玄太難。最好是找到一套現代化的方法與程序﹐讓人人都能懂﹐也都能照﹐讓大家都開悟。這就是李教授的慈悲﹐也是他的可愛。他的現代化教說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但基本上都是叫人不要執﹐沒有離開佛法的基本立場。像他老說的麵人麵狗麵馬﹐都是麵世界里的東西﹐但在麵世界里唯一找不到的東西﹐就是麵麵﹐就是一個叫人難忘的例子。李教授的這一個比喻﹐我以為可以和蘇東坡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遙相呼應﹐應算是禪宗的一個現代公案罷。他的意思是修行人不要去執於『麵麵』﹐因為那是麵世界中唯一找不到的東西。這和禪宗講的劈柴挑水無不是道﹐是在精神上相類似的。李教授的這一個比喻﹐我以為是對執於自性﹐空性﹐涅盤乃至解脫者的一個當頭棒喝。言簡而意賅﹐夠現代化﹐也夠有力。由此觀之﹐教授的立論雖立足於大乘唯識學﹐但格局卻不宥於大乘唯識學﹐常常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神龍見首不見尾。趙守仁過去常在私下戲稱他為『老泥鰍』﹐乃是指其人的內自證已到家﹐表面嚴肅﹐其實滑溜自在得很。只是沒有親近過他的人無由得知而已。

另外教授講的一個看法﹐也非常令人深省。他說現在佛教講開悟﹐卻不許人開悟﹐要人永遠都是凡夫。過去他曾經熱心地向美國人傳播佛法﹐美國人就問他﹕『李教授﹐佛法既然講的是開悟﹐那能告訴我你開悟了嗎﹖』李教授就謙虛地說自己只是個凡夫俗子﹐仍然煩惱多多﹐不敢言開悟。美國人就接問他﹕『那你學佛法多久了呢﹖』李教授就回答﹕『有二三十年了。』美國人就納悶地問﹕『那是不是你學的佛法有問題﹐或是你的老師有問題呢﹖』李教授就說﹕『我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我學的佛法也絕對沒問題。』美國人聽了就說﹕『那你真是自誤誤人。自己都沒有開悟﹐還要教我開悟。我才不向你學﹐否則不是像你一樣﹖』我曾不止一次地聽到教授講這個他的經驗。我覺得教授是在對近代中國佛教過份謙抑的佛教人格提出質疑。教授不顧他人的冷眼﹐就是要講開悟﹐認為講開悟才是佛教的正常教法﹐絕不講開悟才是不正常。而且講開悟也絕不代表貢高我慢。我以為李教授的看法﹐在傳統中國佛教中不止是獨樹一幟﹐根本可以說是獨向千山萬山去的氣魄。單看他的看法與氣魄﹐會讓我相信他是我們這個時代開悟的人。也再再讓我感覺李教授的格局與氣度﹐豈止僅是在印順法師的範圍之中﹖若批評李恆鉞教授打印順法師的招牌而不講印順法師的佛法﹐其實是很可笑的。我敢說李教授就算是見到佛陀在世﹐也不見得就會趕往禮拜。而他無論是見到再年輕的出家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跪地禮拜。這就是李教授。但在表面上﹐他實在是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

最後我要說的就是印順法師雖是人間佛教的首創者﹐但我希望人間佛教的發展﹐不要走向狹隘的衚衕。我以為最好要能『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李教授是佛教中有創造力的人﹐而他所嘗試創造的﹐正是人間佛教發展到現在最缺乏的﹐也就是修行方法。就算李教授的方法不完全符合佛陀的原始教說﹐但他要大家『輸入』的﹐都是佛陀的正見﹐並不是邪見。我以為人間佛教大可把其教法視為人間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之一。我以為人間佛教要能成為有影響力的文化力量﹐辨邪正當然重要﹐但不能走入狹隘。人間佛教基本上應是認同聖龍樹的大乘立場﹐而肯定佛菩薩的應機說法。李教授本人就展現了這種看法與人格。記得我最初肯定四念處應是佛教修行的主體﹐李教授就展現了最大的包容力。他當然知道我講的和他講的有不同﹐但他不但沒有排斥我﹐反而是站到了學生的立場來學四念處。他完全沒有憂慮世界佛教青年會有一天教的﹐可能會和他講的不一樣。他還接受了我的邀約﹐替我的介紹四念處的書『作個喜悅的人』寫跋文。我覺得我在美國碰到的這兩位長者居士﹐李教授和沈居士﹐都是心胸寬大且極懂得愛護後學的人。這是他們的慈悲﹐也是我的幸運。他們讓我親眼見到了大乘佛教的開闊。因為他們的人格和身教﹐我想我一生都不會走入狹隘。人間佛教該辨邪正的時候﹐我絕不會客氣。但像李教授這樣解行並重且認同人間佛教的人﹐我在心中對他的定位是大善知識﹐也是大菩薩。其人的實驗與開創精神﹐更可說是為人間佛教的在家人立下了典範。

我想在當今的佛教文化環境中﹐不少中國的佛教同修會有對漢傳佛教缺乏自信心的現象。有些人不是抱不是藏密不學的心理﹐就是對南傳佛法充滿憧憬與幻想﹐以為南傳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其實就是修行方法。漢傳佛教強的是思想﹐自古就是如此。但在當今複雜的人類環境中﹐單靠思想是不夠的。我個人不覺得藏傳佛教的修行方法夠現代化﹐也不以為當今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就絕對是佛說的正宗 (姑且不表﹐日後詳述) 。但在修行方法上﹐它們都比漢傳佛教有系統﹐是不爭的事實。近代由漢傳系統發展出的人間佛教﹐如果沒有見到此點﹐真可以說是一種盲目。李教授的歷史定位﹐我以為要從此點去看。從此點去看﹐就能見到他的苦心孤詣﹐也能見到他的卓絕。我以為弘揚人間佛教的人﹐可以和李教授有不同的意見﹐但應該有和李教授同樣的精神與格局。教授提出了有系統的修行方法論﹐而且很現代化﹐光是這件事的發生及存在﹐我以為就值得敲鑼打鼓大書特書地讚嘆。在近代中國佛教中﹐這是一件大事。李教授對佛教的貢獻﹐又那裡是我這一支小小的禿筆能夠盡書﹖

今年值李教授辭世十年﹐謹以此文略述先生之學說以為紀念。



�X�B: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 - 李恆鉞教授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418#ixzz2GMVSOT6w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8-12-2012 23:48:15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心就唔好COPY PAY

= =  重點在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15-1-2013 15:33: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未到地定咩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8-2-2017 16:51:35 | 顯示全部樓層
咁長... 點睇-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